2011年7月6日中午。一辆大巴车静静地停靠在县检察院大门旁边的马路上。它将载着干警们完成一次红色旅程。中午十二点刚过就有干警早早拎着箱包积聚在门前等候。身未动,心已远。此时他们的心早已飞向那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让我们一起在旅程中发现生活之美,分享心灵感悟吧!……
下午一点,大巴车儿徐徐开动,满载着五十余名男女干警驶向那心仪已久的庐山、三清山、南昌、井冈山等名胜景点。开始了我们的红色之旅。车上一片欢声笑语,大家难以抑制愉悦的心情。这次红色之旅充分体现了院党组对广大干警的关怀和鼓励,是顾涛检察长提倡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最好诠释。相信关爱干警的政治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
大巴从城南往沈丘上高速向西,自周口东入大广高速。途径河南平舆、新县大别山区进入湖北麻城,途径黄冈、浠水。经九江长江大桥晚上八点到达九江市。下榻九江学院濂溪宾馆。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长江中游南岸,庐山北麓,东滨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九江“据三江之日、当四达之衢”。九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是历代文人骚客向往的地方。李白的著名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出自于此。
7月7日早餐后,我们乘大巴前往具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到庐山景点后,从检票口检票进入景区。乘游览观光车上山。“山道难难似上青天”。上庐山的路是盘山道,弯连着弯,坡连着坡。开始车上还有欢声笑语,现在却是鸦雀无声。观光车在司机的操控下,忽左忽右,腾上腾下,犹如蛟龙出洞盘旋蜿蜒。两车相会擦肩而过,差之毫厘。右侧万丈深渊近在咫尺。乘客们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大家都被险峻的山路和驾驶员精湛的车技所折服。车窗外,一会儿晴空万里,山清水秀,群山亭亭玉立,犹如仙女下凡。一会儿雾气蒙蒙,云雾缠绕,魑魅魍魉,犹如妖怪出山。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终于登上了庐山。下车后,我们看到了庐山第一个景点——如琴湖。湖形如琴,故得此名。湖中有曲桥、亭榭、花径。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州(九江)司马时,曾来庐山游览,当时正值暮春,白居易有感于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桃花仍盛开,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峙桃花始盛开……”故人们也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建造了“景白亭”。现园中还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白居易石像立于湖畔。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曲桥通往湖心岛。园中繁花似锦,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徒步锦绣谷。谷中云雾缭绕,四季花开,灿烂如锦,石林挺秀,怪松覆壁,处处弥漫着鸟语花香。访蒋介石与美国特使马歇尔秘密谈判处——谈判台。甫后,我们来到仙人洞、御碑亭。“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是毛泽东于一九六一年所作的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庐山仙人洞照》的诗中绝句。伟人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将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浓缩于七绝之中,从中可以领略到毛主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悠闲自得的超然风度。不过当我看到仙人洞被游客进香时烟熏火燎的惨状,心里又是别样的一番滋味。
午饭后,我们来到庐山会议旧址——庐山人民剧院。参观了1937年蒋介石举办觉官训练团建造的图书馆、传习学舍、大礼堂三大建筑。看到那一幢幢一件件历史景物,使我们心潮澎湃。稍事休息我们徒步赶往含鄱口。一路上大家嬉戏打闹,笑声不断。女士们给自己带上了花环,更加婀娜多姿。长勋搞笑地把一只橡皮玩具蛇放在女士们的背上,传出一阵阵尖叫。我戏谑地说道:嘘!小声点,别把妖怪招来了。
徒步来到湖光山色的含鄱口,人们都累坏了。一部分人仍兴趣不减的坐索道去看大口瀑布,一部分人则气喘嘘嘘在含鄱口门前休息等候。我们四人玩起了扑克打起了枪。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看瀑布的杨卫回来了。问她瀑布如何?杨卫答道:如小孩撒尿!那真真是瀑布不叫瀑布——叫山上小溪。当大家缓缓走向停车点时,此时天渐渐暗下寒气迎面扑来,我们怏怏而归。入住牯岭镇附近的庐山公交宾馆。
到了宾馆房间里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我把奔波一天换下的衣服洗净挂在窗外,室内没有空调风扇,热得难受。谁想夜里竟下起了大雨(其实不是雨是露水),急忙将衣服收到卫生间里。早晨起来用手一摸衣服湿漉漉的,再摸祖庭挂着的衣服干巴巴的,我大呼老天偏向。老梁诡秘地笑道:我昨天没洗衣服,何来的湿衣服。看来懒人自有懒人福。清晨刚刚起床早饭后到外边纳凉,又是一阵大雨,我们急忙撑起了雨伞。一当地人给我们介绍说,这不是雨,是浓雾降临。庐山一年三百六十天一百八十天是雾天,一百八十天是雨天。难怪空气这样潮湿。
我们来到了美庐别墅。导游小柳讲解说道:美庐别墅是1903年一位英国医生修建的,古香古色,非常秀美。
庐林一号别墅是毛泽东的旧居。建于1960年,为单层花园式平房,像北京的四合院。周边空气清新,绿荫环抱,环境幽雅。1961年 中央工作会议时,主席住在这里。庐林一号别墅大门侧面是庐林湖。1954年在此筑坝蓄水成了碧波绿水,山色倒影的人工湖。毛泽东曾多次在湖中游泳。看着远处的庐林湖大桥和青山绿水,令我们心旷神怡。大家纷纷在别墅边的鹿泉拍照留影。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三宝树、黄龙寺、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三宝树下山路边有一块石头,上面分别用中英文刻着这样一首诗:
上帝
在石头中沉睡,
在植物中呼吸,
在动物中梦幻,
唤醒混沌的人们。——古希腊哲学家、诗人普洛提诺(公元205——270年)。诗意深奥,令人似懂非懂,似是而非,耐人寻味。
从庐林一号登车,我们踏上了下山的路线——南山公路。车在山路两旁浓密的法国梧桐映衬下委婉穿行,我们坐在车上左右颠簸,再次感受到庐山山路的曲折。李文杰轻轻地数着驶过的弯道,数到84道弯时由于前面两车相蹭,造成交通阻塞,车辆靠边排起长龙等候。老李一时紧张竟然忘记数了……。导游小柳讲庐山南山路有400多个弯。毛主席写过一首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运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诗中“葱茏四百旋”,就指的是庐山南山山路的蜿蜒曲折。
庐山古今中外有不少文人骚客来于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留咏的诗篇。李白一首《望庐山瀑布》,闻名遐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东波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进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们遐思向往。
白居易:被贬江州任司马,有诗《琵琶行》为证“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杜甫在庐山有他居住的草堂。著名的《草堂集》在此完成。题庐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上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处觅,不知转入此中来。”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此南山就是庐山山南一带,陶渊明隐居于此。
吟庐山咏庐山的妙词佳句可谓浩如烟海,让人叹为观止。然而我更喜欢毛泽东那首《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不仅仅因为他是我心中崇敬的伟人,最重要的是他那神来之笔。无论是“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自信,还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洒脱。他抒发所挥洒所寄托所流露的是一个伟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酣畅淋漓的展示。正是这一点,足以使或古或今的文人骚客们叹为观止,自叹弗如。也是我崇敬他的原因所在。
7月9日上午8点。我们来到了“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的——三清山。昨天从庐山到三清山时已经很晚了,就寝于山下汾水度假山庄。房间不够,有十几位同事又到另一个宾馆入住。庄主老翁非常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三清山的景点。第二天一早大家纷纷在他的那棵红豆杉树下留影。
如果说庐山犹如一位历史老人。他集世界文化景观、人文景观、国共历史于一体,使人敬畏和仰慕。那么三清山则是一位纯朴少女。她以世界自然遗产、自然景观、清纯如初,扑朔迷离般地迷恋着我,使我为之倾倒,充满了梦幻和眷恋。
三清山海拔1900多米。为了节省体力,全体干警坐金沙索道上山。八人吊箱在钢索咯咯吱吱地响声中缓缓升起。只见一棵棵参天大树从脚下飞过,一片片白云在四周盘旋。大家屏住呼吸,紧张地抓住扶手,任凭高压气体将耳膜挤压的嗡嗡作响。乘客中一个五、六岁的男童依偎在妈妈怀里说道:妈妈,我们要是掉下去怎么办?有没有人来救我们?真是童言无忌。男士们大惊失色对男童喊道:不要,不要说不吉利的话。男童疑惑地看着叔叔们,不知他们气从何来。薛燕看到男士们惊恐紧张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戏谑道:可惜没风,如有风,吊箱儿再摆动些才好玩呢!随着愈升愈高,此时吊箱真的摇摆起来。男士们无语,个个惊恐,紧紧地抓住扶手。其中一位赶忙低头蹲在那里。
终于登到了山顶,如蓬莱仙阁别是一番洞天。前往南清园景区,观神龙戏松、一线天、司春女神、巨蟒出山、欣赏雏鹰出壳、玉女开怀、玉兔奔月、天狗望月等景点。午饭后考虑同志们男女老弱,身体条件不同。决定兵分两路,一近一远。自由选择。最后会合金沙索道站。我和26位同事选择了远程。我们走栈道游西海岸景区,俯瞰原始松林,看神童负松、观音送子、猴王观海等景点。各个景点集奇石、飞瀑、怪洞、古木于一身,浑然天成。如神马浮云,鬼斧天工,美不胜收。远眺奇峰在那高高的山尖竟然长着一只白玉兰花,就像一仙姑亭亭玉立,花朵绽放,妖艳欲滴。让人羡慕不已。我急忙端起相机摄下靓影留作纪念。
三清山栈道堪称一绝,它如缠绕在仙女腰中的一片玉带,在半山的云雾间蜿蜒而上,绵绵几十里长,将群山锁住。越崇山峻岭胜似闲庭信步。解决了“走路不观景,光景不走路的”难题。栈道与风景融为一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在栈道上边赏景边拍照。忽然,只见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坐在树桩型垃圾桶上吃游客们丢下的食品。赶忙用照相机留下了它一串串可爱的的倩影。下午四点多,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怀着愉悦的心情回到三清山山门下。乘大巴赶往南昌。作客南昌市丽江宾馆。
10日早饭后,我们乘车穿越南昌市区,过八一广场,瞩目八一纪念碑,横跨赣江大桥,遥看世界最大摩天轮。然后向西南井冈山方向行进……。
如前所说,庐山是一位老人,三清山是一位少女,而井冈山就是一位勇士。它像一座丰碑矗立在罗霄山脉。自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工农红军武装斗争仅仅两年零四个月,但他开辟了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精神。井冈山不仅仅有它威武的一面,还有它婀娜多姿的一面。井冈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瀑布流泉。既有气势磅薄的云海,又有瑰丽璀璨的日出。
站在井冈山的崇山峻岭上,俯瞰着落雀一样散落在山下的红顶房屋,好似散落的火种。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就像星星之火,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不禁耳边响起了《闪闪的红星》主题歌曲里唱的: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里哟映山红……。
全体干警穿着整洁的检察服,戴着闪亮地检徽,打上领带。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篮。我们举起了右手在烈士面前重温入党誓词。此时,朗朗晴空突降大雨,我们的执着为天地所感动。大家举着右手,在雨中不动,庄严神圣。此时,我仿佛听到了哨口营房红军战士们嘹亮的歌声,听到了红军哨口工事凄厉的号角,听到了黄洋界上的炮声隆隆。仿佛看到毛主席坐在读书石上批注阅读,看到朱德总司令山间挑粮小憩。
夕阳西下,天色已晚。红色之旅最后一个景点结束了。我们坐车下山了。我默默地说:井冈山,革命的摇篮,红色圣地。悄悄地,我们悄悄地走了。正如我们悄悄地来。挥一挥手,作别天边的彩云。作别埋在红土地里的忠骨。作别飘荡在山涧中的英魂。
7月11日下午六时。大巴返航了。红色之旅结束了。江西省的四大名山,除龙虎山外,被我们博览群山,尽收眼底。看众山瀑布飞云,听潺潺流水,叹人间奇石,观革命历史,激工作斗志。收获颇丰。看庐山如梦,看三清山如醉,看井冈山如痴。我醉了,我渴望如梦如醉如痴的感觉。江西美景,我要和你约定,我还要再来看你……。
正是:红色旅程,闲看山上花开花落。
快乐人生,漫随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