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争粮械斗事件

 

 

杏儿黄了,麦穗黄了。到了收获的季节,笑意写在每一个知青的脸上。

 

青年场领导日前也一直为缺粮犯愁。知青们虽然下乡时带有口粮,可场里无口粮的老职工就有几十口子,他们又是个个能吃的大肚子汉,总不能让知青吃他们看吧。如此,激进的知青们是绝对不答应的,他们要和贫下中农同甘共苦。老职工们见知青们主动让粮,对精细的新口粮心中暗喜口上大脍哚贻,仅月把粮囤就见底了。眼看场里就要断炊断粮知青挨饿,场长何不着急,只得东奔西走到处借粮。眼下,麦子就要熟了,要开镰了,他终于松了口气,把心放到肚子里。

 

麦穗在微风中飘动,像波浪一样,长势喜人。农业排的职工老翁师傅逢人就说见人就讲:托知青的福,咱这黑土地往年亩产百几十斤,今年能打二三百斤。黑土地里真的要飞出金凤凰啦。全厂上下沉浸在丰收的快乐之中。

 

场里拖拉机运来了镰刀、扫把、扬场锨等农具,毛巾、草帽分发给职工,场里大广播通知明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收割麦子。

 

凌晨,我从睡梦中醒来看看天色昏暗,心想今天早起让同伴们羡慕一下。起身下床点亮油灯一看大吃一惊,屋里同伴们不知去向了。穿上衣服飞快的跑到外面,场区空荡荡的,人们就像美国电影《未来世界》一样,顷刻间遁入地下连个人影儿也没有寂静的吓人。唯有炊事班里闪出一点亮光,冒出一些烟气。我在场区东走西窜,终于见到马骏,看到我他用如同见到外星人的惊诧问道:“人哩!场里的人儿都跑到哪里去了?”

 

“我哪儿知道,我以为世界上就我自己了呢!”我松了口气,调侃地说道。

 

两人匆匆跑到场区北地一看,地边的麦子已被收割,捆成捆鳞次栉比的躺卧在地里。远处麦田里,人们就像一只只行驶的小船,在麦浪里时隐时浮。我们俩个急忙拿起镰刀加入收割队伍,淹没在麦浪中。

 

天亮了,十几亩麦子也收割完了。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说笑着慢慢的往场里走。湘杰快步从大家身后往前跑着,边跑边喊:抓紧时间吃早饭,饭后到西地收麦。

 

大家正在吃早饭,在西地执勤护麦的知青孙海防气喘吁吁地跑回场里。一脸的恐慌,一边喘息,一边用手向西边指着说:“麦子,麦子。有人抢麦子啦!”

 

铛铛铛,钟声就是命令。全场知青职工纷纷拿起镰刀做武器蜂拥而至,像战士冲向战场一样向西地飞奔而去。

 

只见一片人欢马叫喧闹忙碌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麦田里,临村徐庄的近百十名男女社员挥舞着镰刀飞快娴熟地收割着麦子。一匹小马驹欢快的跟着驾辕拉车的母马在地里撒欢,生产队的马车拉着满满一车捆好的麦捆,正准备往回运,和跑来的知青撞了个满怀。

 

“不能走,不能走。”知青们拦住马车,生产队十几名壮劳力手持铁锨、木杈迎了上来。“想干什么?”边喊边用敌对的目光注视着知青们,显然他们也是有备而的来。

 

知青们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平时只嫌没事还要找些事体来,如今事儿自己找上门来了。竟有人吃了豹子胆,抢收青年场的麦子,那真是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里抢食。知青们仗着有理个个摆出一副拼命的样子。

 

“为什么抢我们的麦子。”湘杰拦住领头的徐庄生产队长徐连生质问。

 

“你们的麦子,你叫它看看它答应不答应。这本来就是俺庄的地。”徐连生争辩说道。

 

“不是经公社决定划给我们青年场了吗?”湘杰不解。

 

“划给你们个屁,这是老子的地方,你们知青哪来的滚回哪里去!”徐连生动粗骂人了。

 

“不讲道理抢人麦子,还敢骂人。不给你点厉害看看你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说着湘杰带着几十名男知青手持镰刀锄把,冲了上去,大发也不示弱,带领社员们迎了上去。此时,真是知青和社员大眼瞪小眼,针尖对麦芒。铁锨对镰刀,木杈对锄把,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人喊、马叫、狗吠,一场混乱械斗眼看难以避免。

 

住手,住手。谁都不能动手。远处路上一个身影骑着自行车的身影飞快驶来,离对峙现场还有十几米远时,那人从车上跳下,将车子往地上一扔,疾跑过来,将身体横在知青和社员之间。

 

大家仔细一看原来是青年场副场长、共产党员徐乃献。他是徐庄人又是青年场副场长,是制止这场械斗最好的人选。

 

 

谁都不能动手,要打要杀先从我身上开刀。老徐敞开上衣,露出抗美援朝战场上留下伤疤的胸膛。他大义凛然地气势将双方镇住了,站在那里动也不动。

 

“连生,你是一队之长,领着社员后撤。老徐责令徐庄生产队长自己的的近门侄子,连生自知理亏又见叔叔阻拦,只得借坡下驴带领着社员恹恹地后退了十几米。

 

我们社员知青是一家,怎么可以打仗呢!老徐转过头对知青队伍中的领头人湘杰道:你也把知青领回去。湘杰自觉有理仍不服气地站着不动,几十个男知青紧紧簇拥着他。

 

你是党员干部,出了人命事故你要负责任的。先回去有理慢慢说嘛。老徐右手一指,威严地目光直逼湘杰喊道。

 

湘杰只得带领知青们退回到果园里。“谁也不能动,谁动处理谁。”徐场长看到场面得到控制,又喊了几声即刻又骑车向公社所在地赶去向领导汇报。

 

双方虽然脱离接触,但眼瞅着麦田谁也没有离去。各自或站或坐在东西地边上对峙着。

 

其实徐庄生产队的好多青年和知青都是好朋友,在这样的尴尬场面对峙双方都心照不宣的相视而立。他们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会不会真刀真枪的厮杀不可预料,但他们谁也不会在此时做出卖己方的举动,因为争斗的原因是救命的口粮。

 

徐庄的妇女们除了连生媳妇紧张不安地看着自己的男人外,其他人乐得悠闲自在,干不干活今天上午的工分是拿到手了。其中两个胆大的妇女顺势坐在地垄子上,也不顾众多男人扯开上衣裸露出肥大的奶子,将黝黑的乳头塞进自己娃娃的嘴巴里,浆出的乳汁把孩子呛得咳嗽了几声,差点背过气去。女人赶紧将孩子抱起拍脊背顺气。几个姑娘文静的坐在远一点的地方,拿出针线为父兄抑或是情人纳鞋底子,她们见状捂着嘴在一旁吃吃地偷笑大嫂子粗俗的举止。

 

新民家媳妇的一边奶孩子,一边揶揄地用眼乜斜着姑娘们说道:“姊妹团笑什么笑,将来出嫁了,有了小宝宝还不是和我们一样,谁没见过妈妈(方言:指乳房)有水。”一番话把几个姑娘羞的脸蛋儿绯红,再不敢笑了。

 

小马驹并不理解剑拔弩张的氛围,仍在麦田里撒欢儿,它那里知道危险在步步逼近。当它无意跑到知青这边时,冷不防被一知青一把抓住,用匕首插进腹部,鲜血喷涌而至。小马驹猛地抽搐几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步履维艰地往妈妈所在的方向跑去,行至途中只见它慢慢倒在地上,费力地抬了几下头再也不动了。远方的母马一丝长鸣,呼唤着她那可怜的孩子,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水,虽相隔甚远却能看见。

 

“他娘的知青欺负人,老子跟他们拼了!”徐连生赤膊挥舞着木叉喊道,社员们拿着家伙又冲了过来。小马驹的遭遇就像导火索再次点燃了社员们的怒火。

 

几个胆怯的男知青见状扭头撒腿就跑。老职工都有孩子父母,又是临近庄上的此时也躲得远远的。只剩下我们几十个男知青坚定地在那站着不动。湘杰冷静地把上衣脱下扔在地上,露出白皙的皮肤和印有先锋字样的背心。领着我们慢慢迎了上去。远处的女知青看着我们肖瘦单薄的身影和快步逼近的一群农村壮汉子,眼睛里流露担心惊恐的目光。

 

十米,五米,两米。两支队伍愈来愈接近了,眼看着火并难免,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只听“啪啪啪。”三声枪响。徐场长领着公社书记陆一鸣和干部们骑自行车来到了。陆一鸣一只手骑着自行车一只手里拎着一把德国二十响手枪喊道:“他娘的,哪个不想活了给老子站出来。敢打知识青年你有几个脑袋!”话没落音就到了跟前,老陆扔下车子,跑到徐连生跟前狠狠地将他跺倒在地上……

 

“他娘的,老子枪林弹雨都过来了,还怕你小小生产队长。老子管不了你,书记让你当。”陆书记是一个扛过枪,过过江,负过伤的老革命。身材魁梧嗓门洪亮。召开万人大会上讲几个小时不打咧哏。今天在场部办公室见徐连生仍固执己见不肯认错,恼怒地骂人。

 

连生蹲在地上抱着头一言不发,心里想着往事。知青来到后,青年场人多地少,公社领导召开会议决定将场周边吴庄、徐庄等村生产队的土地匀给青年场一部分,每个生产队匀出三十亩。由于吴庄距离青年场较远又经公社协调,由徐庄将吴庄应给青年场的三十地承担起来,再由吴庄把应匀的三十土地划给徐庄。徐队长积极响应公社领导的号召,把临近青年场的六十亩好地很快地划给场里。可吴庄迟迟不愿把这三十亩给徐庄。土地是社员的命根子,本来徐庄群众就有意见,又替吴庄多出三十亩土地,感到冤枉。在村里群众有意见责怪埋怨,数落得连生脸上没皮。他曾多次到公社、大队反应无人过问,未能解决。这才走起下策,带领群众抢收刚划拨给知青地里的麦子。现在公社书记又吵又骂,愈像愈觉得窝囊,心里一肚子委屈,不禁像小孩子似地大哭起来。

 

“我知道你有难处,那也不能抢青年场的庄稼呀。”陆书纪见状不禁放低了声音。“这些城里十几岁的孩子,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我们这穷乡僻壤,离开父母,扎根农村,安家落户。我们应该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呀。”

 

一番话,使连生慢慢抬起头来,用眼看着与会的每个人,态度缓和了许多。

 

“知青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应该关心他们,支持他们,怎能去和他们争土地抢麦子呢,难道我们要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吗?”

 

“我们场里也有责任,对知青管理不严。”徐副场长代表场里作了高姿态发言。

 

“我们庄社员有意见,地少人多口粮不够呀。再说俺庄又多给青年场三十亩呢。”连生把委屈都倒了出来。

 

与会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吴庄的队长吴老转。老转坐在旮旯里一直没有言语,看到大家都看自己尴尬地辩解说道:我们和徐庄的土地问题与此事无关,以后再说……

 

“砰”的一声,陆大个拍案而起,把在座的人吓了一跳。

 

“看看《龙江颂》,学学江水英。”老陆掷地有声。

 

“人家龙江大队在困难时刻想的是国家、集体和邻村的群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们想的是什么!不就是一个私字在作怪吗!”书记引经据典,把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作为教育人们的典范。

 

“有私字近在咫尺人隔远,立公字遥距天涯心相连。读宝书耳边如听党召唤,似战鼓催征人快马加鞭。”他对英雄人物的理解无以伦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陆书记主持下的会议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吴庄及时划给徐庄三十亩土地,青年场支援徐庄两千斤粮食。并签订了契约,徐庄和青年场永不纠缠,社员和知青永结友好。那片天空上又恢复了祥和与宁静。

 

  • 标签:蹉跎岁月 
  • awey(游客)博客很不错!继续加油. 支持你~
    有好听的音乐没弄到这里来.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zhaolei(游客)谢谢分享,让更多没有体会过那个时代的人了解了当时的生活现状。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